思政教育

【思政“云”课堂 辅导员战“疫”说】从“论文报国”到“道义担当”——谈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发布者:saman发布时间:2020-03-19浏览次数:67

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战“疫”说系列栏目,我是贵州大学阳明学院辅导员艾欢。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话题。

   时代中的每一粒灰,落在个人那里,可能就是一座山”,现在这粒从天而降、突如其来的“时代尘埃”,显然已经打乱了我们所有人的节奏,更成为了很多人难以直面的“家庭之殇”。在这场建国以来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整个国家、政府、社会、个人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看到了数以万计“英雄式”白衣逆行者义无反顾奔赴一线,看到了无数普通人默默坚守,践行抗疫宣言,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这场灾难中呈现的另一面——丑恶与欺诈。同学们,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可以触摸的世界,就因为它的真实,所以任何时候它在向我们展现真善美的同时,也从来不会掩盖它与生俱来的斑点和瑕疵,更不会掩盖因之而诱发的矛盾和冲突。

   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肯定会问,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我们该何去何从呢?一些充满理性和正义的人试图去扭负为正,但现实力量又往往掣制了我们这种行动力。同学们,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即使目前不具备改变的力量,但我们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如何去活着,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产生联系。这次疫情,给出了这道选择题的答案,钟南山如是,何辉如是……他们为迷茫的大众答出了堪称满分的人生考卷,他们身上所集中闪现的公共精神是这个时代最亮的星。

对比一场举国沸腾的“吹哨人”事件和“论文报国”事件,国人无不深叹:洋洋洒洒,无助于安民;寥寥数语,却能救人于水火,这“寥寥”和“洋洋”背后折射出了公共精神的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又不禁让人抑郁乃至愤懑。德国著名神学家马丁·尼莫拉的一首镌刻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的诗《我没有说话》,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缺乏公共精神最终带来的恶果,而这种恶果往往还是由我们自己不得不艰难地吞咽下去,“起初他们迫害共产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马克思的信徒;后来他们迫害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日耳曼人;再后来他们迫害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牧师;最后他们迫害到我头上,我环顾四周,却再也没有人能为我说话。”。

   孟子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更先于也更优于解惑,对价值观的追求更甚于对知识本身的崇尚,“朝闻道,夕死可矣”。千年已逝,但中国古代传统的育人理念与现代大学精神仍然高度契合,培育具有社会关怀品质的公共精神不仅是实现我们大学生个人价值的通途之道,更是塑造我们具有现代文明人灵魂的必由之路。古代有志之士常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作为人生格言,但这不是我们所追寻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与贫富贵贱无关、与乱世盛世无关,与阶级地位无关,它理应是一种有公共参与意识的独立人格,维护公序良俗、张扬公平正义,对弱者施以扶助,对善者施以保护,对危者施以匡正,对暴者施以压制;它也理应是一种有理想却不出世的抱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乱世同戡、盛世共襄。因此,公共精神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存于世的崇高价值。

   在这次疫情面前,对于我们大学生群体而言,当“宅”也是一种社会贡献的时候,也有不少大学生在内心深处萌生了“我想做点什么”这样的强烈欲望,这种欲有所为的声音来自于社会上正向力量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而这种基于正能量感召而自发生长的情绪冲动恰恰就是公共精神最宝贵的原始动力。其实,公民精神并不是空中楼阁,虚无而飘渺,宏大而不可及。你遵循规则不提前返校,维护我们的公共安全,它就是一种公共精神;你在谣言面前保持智慧不转发不传播,维护我们的公共秩序,它就是一种公共精神;你对待滞留外地的湖北居民包容友善,维护我们的公共心理,它就是一种公共精神;你在封闭社区中志愿代购生活所需,维护我们的公共福利,它就是一种公共精神;你对着形式主义呐喊“假的”,维护我们的公共权益,它就是一种公共精神。

   危机和灾难往往是一个社会公共精神的催化剂,我希望今天的大学生应该深入反思,将这种在疫情中无处不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公共精神保存下去、延续下去,将我们的社会责任,参与意识、公民意识、公共人格融入到我们触手能及的小事和力所能及的大事中,不断朝着“铁肩担道义”的人生航向行进。

   虽然时代的尘埃落在个人头上是座大山,但我们愿意秉承公共精神用千万个自我之力汇聚磅礴的全民之力,帮助遭受磨难的众人共同扛下这座大山。疫情终将过去,生活总归平静,但愿我们的公共精神永不止息。


文字来源:贵州大学阳明学院辅导员艾欢

图片来源:贵州大学易班工作站视觉部

文章审核:于松 王洁 李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