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奋斗之路,未来可期”——“溪山铸魂赋能”大思政课之“习语铸魂”大课堂第一期在贵州大学西校区溪山剧场举行。此次活动由贵州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阳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联合承办。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崔永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何飞、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红迎,以及来自各学院的20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习语铸魂
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来自阳明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同学们现场演绎红色情景剧《信仰》《最后的后卫》,生动展现了夏明翰、陈树湘两位优秀革命战士,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什么是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的凛然大义。
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辅导员刘籽艺围绕“人生能有几回搏——青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双向奔赴’”这一主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思政课,引导同学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启发同学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全力以赴、勇往直前、拼搏进取。
来自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10位同学,分别以正反方的角度,围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应该主动融入集体还是应该保持独立性”这一话题展开辩论。双方辩手结合古往今来的伟人故事以及个人学习成长经历,各抒己见,现场讨论激烈,辩手们的精彩表现不断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何秉侜、阳明学院辅导员卢露萍、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李雪梅、党委学生工作部辅导员陈忍以“开阔视界 共话未来”为题,分别从时局分析、青年榜样、贵大担当、科技创新四个方面进行宣讲,勉励同学们怀揣勇气、学习榜样、敢于担当、拥抱创新。
最后,辅导员老师们以饱满的热情,朗诵《奋斗之路 未来可期》,呼吁在场所有青年学子们接续奋斗,赓续前行!
本次大思政课内涵丰富,催人奋进,不仅带领同学们重温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还展现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激励广大青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挺膺担当。在场同学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自觉把本次思政课的所思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一审 | 舒天竹
二审 | 崔永霞
三审 | 龙 汶